全屏 安平县街道地图 安平县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 衡水安平县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衡水地图 辖区: 【阜城地图 | 景县地图 | 故城地图 | 安平地图 | 饶阳地图 | 武强地图 | 武邑地图 | 枣强地图 | 桃城地图 | 冀州地图 | 深州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河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安平县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安平地标 世纪风帆

安平位于冀中平原,因地势平坦安居乐业而得名。三国魏晋时期,为博陵郡和博陵国,故又称博陵。安平物华天宝,人才辈出。东周有被汉光武封为“孝感圣姑”的郝女君,东汉文学家崔駰、政论家崔寔;西晋文学家张载、张协、张亢;唐史学家、诗人李百药,文学家孙犁、全国劳模王玉坤、卫士长李银桥等。安平为革命老区,吕正操、程子华、黄敬、关向应等曾领导军民抗击日寇,安平县有王东沧等2269名英雄儿女献出生命。安平是闻名中外的丝网之乡,起源于明代,现有大型企业数十家,从业人员十几万,有全国最大丝网专卖市场——安平丝网大世界。

中文名称: 安平
外文名称: Anping
别名: 博陵郡
行政区类别: 县,县级市(待批)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 3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 安平镇
电话区号: 0318
邮政区码: 053600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南部
面积: 493平方千米
人口: 32万人(2004年)
方言: 普通话,北方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圣姑庙,东汉壁画,孙犁故里,台城村党支部纪念馆,南王庄生态村
机场: 省会石家庄机场
火车站: 邻县饶阳京九铁路火车站
车牌代码:
支柱产业: 丝网产销,生态农业,生猪饲养
爱国教育基地: 烈士陵园,城南血案等
中国丝网之乡: 安平丝网大世界、工业园等

目录

安平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人口概况
  1. 人口数量
  2. 人口分布
  3. 人口结构
自然状况
  1. 地质地貌
  2. 气候特征
  3. 水文特征
  4. 土壤特征
经济发展
  1. 丝网工业
  2. 三大特点
  3. 三大亮点
  4. 三大促进
  5. 生猪产业
旅游资源
  1. 圣姑庙
  2. 安平壁画墓
历代名人
城市建设
远景

安平概况

  安平县隶属河北省衡水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9′至115°40′,北纬38°14′至38°21′。海拔高度26米。东接饶阳县,西邻深泽县,南抵深州市、辛集市,北靠安国市、博野县。总面积493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县政府驻安平镇。邮编:053600。行政区划代码:131125。区号:0318。拼音:Anping Xian。[1]

行政区划

  安平县辖3个镇、5个乡、230个行政村。安平镇、马店镇、南王庄镇、何庄乡、油子乡、两洼乡、子文乡、黄城乡为安平的乡镇。[1]

历史沿革

  春秋时,境域属鲜虞国。
  战国时,县境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
  秦时属巨鹿郡。
  西汉始置安平县,并于县治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均属涿郡。
  新莽时,安平称广望亭。
  东汉初,复安平县原名,并废谷邱县。建初四年(79年)隶乐成国。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初属安平国,后隶博陵郡,郡治安平城。统安平、安国、南深泽、饶阳四县。
  三国魏时,安平仍属博陵郡。
  晋时,于安平置博陵国。统安平、饶阳、安国、南深泽四县。
  北魏、北齐、北周时,安平皆属博陵郡。郡治仍在安平县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设州。安平改属定州,十六年(596年)更属深州。大业二年(606年)还隶定州。三年(607年)废州置郡,定州改为博陵郡。大业九年(613年)改博陵郡为高阳郡,安平仍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属深州,州治初为安平,寻徙饶阳。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深州,安平还属定州。先天二年(713年)复属深州。
  北宋、金时,安平属深州。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废深州,安平改隶南平州,并为州治,领饶阳。太宗七年(1235年),南平州废,安平复隶深州。中统二年(1261年)改隶真定路晋州。
  明时,安平县属真定府晋州。
  清初,县仍隶晋州。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改属深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制,县属直隶省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安平仍属之。民国17年(1928年)7月,直隶省改河北省,直领安平县。民国26年(1937年),县划归河北省第十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安平县抗日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同年9月属冀中区二专区。民国29年(1940年)秋,属冀中区八专区。民国33年(1944年)6月,改属冀中七专区。民国35年(1946年)7月,又改属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属华北行政区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8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县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4月24日,定县专区撤消,安平县划归石家庄专区。1958年11月5日,安平并入深县,1961年4月底复设安平县(含原饶阳辖区),仍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1月,饶阳从安平析出,县恢复原建制。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属衡水专区。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仍属之。
  安平县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衡水市建置最早的县。安平县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在安平建立,全国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在安平台城村建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行署、冀中区支部均在此创建;合作化时期,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的初级合作社典型就出自安平县南王庄。[2]

人口概况

人口数量

  清朝以前无准确数字。清宣统二年(1911年),全县共有24145户,141974人;民国10年(1921年),有32375户,160608人;民国20年(1931年),有32049户,172554人。
  建国后,人口数量逐年增加。1949年,全县共有人口172063人,1960年增至201648人,净增29585人,增加17%,年均增加1.4%。1980年总人口为252640人,比1960年净增50992人,增加25%,年均增加1.25%。1990年总人口为294498人,比1980年增加41858人,增加16%,年均增加1.5%。

人口分布

  1949年每平方公里为341人,1960年增至399人,1982年8月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为508人,1990年8月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至583人。
  该县各乡镇人口密度均有差额。其中西两洼、后张庄、袁营人口密度较小,1990年每平方公里分别为407人,449人,460人;安平镇人口密度最大,1990年每平方公里为1406人。

人口结构

  一、性别结构
  1949年性别比例为100:87(以女性为基数,下同),至1963年,县性别比例一直是女多于男。1964年县有女110004人,男111174人,至1990年性别比例一直为女少于男,差距最大的1981年为100:108。
  二、年龄结构
  1982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平均年龄为29.7岁,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6岁(以不满周岁起累计人数达到总人口一半的年龄点),人口老化指数(指65岁以上人口同0至14岁人口之比)为29%。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及总人口数的比例为:0至9岁44278人,占总人口的17.7%;10至19岁54578人,占21.2%; 20至29岁45191人,占17.6%;30至39岁38194人,占14.9%;40至49岁23635人,占9.2%;50至59岁22288人,占8.7%;60至69岁16199人,占6.3%;70至99岁12999人,占4.9%。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平均年龄为29.4岁,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7岁,人口老化指数为26%。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及总人口数的比例为:0至9岁65241人,占总人口的22.37%;10至19岁40696人,占13.8%; 20至29岁50811人,占17.4%;30至39岁48.37人,占16.5%;40至49岁32940人,占11.3%;50至59岁2235人,占7.8%;60至69岁17907人,占6.1%;70至99岁14013人,占4.8%。
  三、民族结构
  该县系汉族聚落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很少。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有53人,占总人口的0.019%。其中,蒙古族1人,回族47人,满族2人,土家族2 人,入籍3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有31人,占总人口的0.01%。其中,回族11人,壮族1人,满族11人,土家族2人,达斡尔族3人,俄罗斯族3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增至325人,占总人口的0.11%,其中蒙古族29人,苗族12人,壮族55人,布依族11人,满族46人,白族37人,土家族69人,傈傈族31人,拉祜族5人,回族3人,藏族1人,彝族9人,瑶族5人,傣族1人,黎族2人,土家族2人,俄罗斯族1人。
  四、农业、非农业结构
  1949年,县有农业人口168763人,非农业人口3300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98.1%、1.9%。1960年,有非农业人口861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2%。1961年,压缩非农业人口,翌年,非农业人口减至4658人,占全县人口的2.06%。此后至1970年,县非农业人口一直为4000余人,占全县人口的2.06%。1980年县非农业人口达1022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5%。1990年,县有农业人口276759人,非农业人口17739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94.7%、5.3%。
  五、职业结构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在业人口为173825人,其中农、林、牧劳动者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其他职业占比例较小。
  六、文化结构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小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0331人,占总人口的45.4%,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165人,占人口总数的0.07%;高中文化程度的9958人,占人口总数的4.51%;小学文化程度的90208人,占人口总数的40.82%。同时还有初识字的7244人,占总人口的3.2%。
  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县小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79502人,占总人口的70%,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397人,占人口总数的0.15%;高中文化程度的23154人,占人口总数的9.02%;初中文化程度的53600人,占人口总数的20.9% 小学文化程度的102351人,占人口总数的39.93%。
  1990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小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18994人,占总人口的74.9%,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843人,占人口总数的0.288%;高中文化程度的19665人,占人口总数的6.727%;初中文化程度的78656人,占人口总数的26.9%;小学文化程度的119831人,占人口总数的41%。
  七、姓氏结构
  据旧志及古碑墓考记,安平古姓有孟氏、崔氏,西晋有张氏,隋有李氏,金有刘氏、王氏、国氏、马氏、董氏,元有祝氏等。明永乐年间,大批山西移民迁至安平,姓氏种类及结构遂趋复杂。其后数百年因婚姻及工作流动等原因,境内姓氏也常有变动。1990年统计,县内姓氏计有311个,其中人口逾万的大姓有张、李、王、刘、赵五姓,人口分别为41235、34241、32957、24225、19511,人口合计15216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7%。[3]

自然状况

地质地貌

  安平县属华北断坳中的冀中台陷。东西横跨冀中台陷中的两个四级构造单元。西部属高阳台凸的一部分,东部属饶阳断凹的一部分。前第三系基底埋深2500至3000米。
  安平县地处太行山前冲积扇前缘,境内多为滹沱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缓,略显西高东低,平均坡降为1/3250。海拔最高31.5米,最低18.5米。滹沱河自西向东流经本县,曲度小,西部河谷宽约300至500米,东部河谷宽约200至300米,谷深2至4米。

气候特征

  安平县地处半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适中,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干湿交替。

水文特征

  安平县地表水由自产水(降雨)和两河(滹沱河、潴龙河)客水形成。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历史上在河北省平原地区无固定河床,南北滚动,出叉分支,曾南侵宁晋泊,北扰文安洼,东穿黑龙港。现代滹泞河由西向东横贯安平全境,流经大子文、察罗、东黄城、大何庄、刘吉口、孟营、河漕村、南苏村、北会沃、程油子、西两洼、袁营11个村,长约32.5公里。
  潴龙河现属大清河水系,其上游主要支流为沙河和滋河,绕境内北疆而过,经马店、刘吉口、南苏村三乡的部分村庄,长16余公里。

土壤特征

  安平县境内土壤的母质类型以河流冲积物为主,西部有少量的冲积洪积物。土层深厚,冲积层次明显,表层质地以沙壤、轻壤质沉积物为主,土壤颜色发灰,富含云母。土壤养分包括有机质、氮素、速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等。[4]

经济发展

  安平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和“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也是河北省首批22个扩权县之一。 该县大力实施“开放兴县、特色兴县、科教兴县、信息兴县”四大主体战略,形成了以丝网及深加工、生猪养殖两大产业为主导,汽车配件、卫生洁具、化工等多行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县域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8.4亿元,比2005年增加8.13亿元,年均增长13.6%;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2.3: 55.6: 32.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财政收入完成26925万元,比2005年增长292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5亿元,比2005年增加2.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5亿元,比2005年增长3.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16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5.6%和7.2%。今年一季度,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36亿元,同比增长7.1%,财政收入9674万元,同比增长3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3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3%。投资500万元以上的61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总投资10.8亿元的重点项目7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安平县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全县经济继续得到了良好发展。[5]

丝网工业

  安平丝网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安平的特色主导产业,也是安平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丝网业在安平已经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发展成为省级龙型经济,丝网特色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可简要概括为“三个三”,即安平丝网呈现了三大特点,打造了三大亮点,实现了三大促进。

三大特点

  即:群体规模大、丝网品种全、经济效益好。
  一是“群体规模大”。丝网生产已遍及全县所有乡村,并已延伸到周边十几个县市,县内丝网工贸企业摊点10950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拔丝达到140万吨,织网2.5亿平方米,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丝网企业130家,亿元以上8家。2007年实现丝网产品销售收入100亿元,预计今年突破120亿元,无论是产量、销量还是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丝网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全国有6300家门店,国外直销点和办事处有20多家。物流中心每天外运丝网及相关产品达2000多吨。
  二是“丝网品种全”。丝网产品已经发展到8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汽车制造、造纸、医药、养殖、民用等工农业生产、生活以及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精尖领域。
  三是“经济贡献率高”。丝网产业每年提供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0%以上;为农民提供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丝网业还是全县民营经济的主体,全县85%以上的民营企业都与丝网有关。丝网业已成为安平县域经济的核心和主导,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三大亮点

  即: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安平国际丝网产业基地和安平丝网大世界。
  一是国际唯一的丝网专业展会: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是我们为进一步发展壮大丝网产业,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安平聚集而组织的一个国际性专业丝网博览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主办,河北省贸促会、衡水市人民政府、安平县人民政府承办,2001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累计到会国内外客商达5万多人次,其中,外商2000多人次,涉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七届博览会共签订购销合同123.6亿元,签约合作项目80多个。国际丝网博览会已成为安平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是国际唯一的丝网产业基地:安平国际丝网产业基地,是我们于2002年按照“建基地、聚要素、兴产业、扩城区”的思路,谋划了总投资100亿元、占地4.5平方公里的丝网生产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占地1338亩,入驻企业72家,2007年实现产值3.48亿元,利税342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2%和25%,被确定为全省装备制造业十大工业园区之一。今年我们又着手谋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西南工业区,已有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32个项目申请入驻,其中2个亿元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为特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三是国际唯一的专业化市场:安平丝网大世界,该市场自1996年开始建设,占地600亩,累计投资2亿多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市场设有信息发布、人才培训、质量检测和国际会展四个中心。目前,市场入驻商户已达1000余家,2007年市场交易额突破48亿元,是全国百强专业市场和河北省十大市场之一。现在,安平丝网大世界已经发展成为集产品交易、货物运转、银行结算、信息发布、质量检测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丝网产品集散地。

三大促进

  即: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民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向产业化工人转变,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不仅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而且为丝网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工人。
  二是促进了城市化进程。通过建设安平丝网大世界及国际丝网产业基地,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确,基本设施也得到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发展为丝网产业、外来投资以及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提供了平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步入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县城总人口已达1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万余人。
  三是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丝网业在活跃安平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整合了周边市县的资源,丝网生产已辐射到周边深州、饶阳、深泽等十几个县市,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出了县域经济的范畴,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支柱产业。[5]
   河北省安平县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和“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丝网生产有500多年历史,现有各类丝网企业170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产品发展到8大系列、6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广泛用于工农业部门和科研领域,辐射全国600多个城市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安平丝网大世界是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全球唯一的丝网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座商1000多家,年交易额达到4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丝网产品集散地和中国丝网业面向世界的窗口。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主办,河北省贸促会、衡水市人民政府、安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是全球唯一的丝网产品专业展会,2001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并以其产业基础雄厚,参展产品丰富,国外客商云集,被丝网界视为全球最重要的丝网及相关产品的交易平台。 为适应全球产业结构梯次转移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推动国际丝网业的繁荣与发展,我们真诚地邀请丝网相关企业到会参展、考察、观摩。[5]

生猪产业

  安平结合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强龙头、育龙身、壮龙尾、细化产业分类,延伸产业链条”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发展生猪龙型经济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大举措来抓,通过加大工作力度,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服务,优化环境,有力的促进了全县瘦肉型猪产业快速发展,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目前,全县已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养猪场1个------京安猪场,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种猪3万头;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16个,千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0多个,养猪重点村80多个,从事养猪业的农民达3万多人。全县生猪产业形成了“一龙、十强、百村、万户”的龙型经济格局,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和“省级龙型经济”。2003年全县出栏商品猪6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400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
  1、抓龙头,增强辐射带动力。
  建设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培植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和提供服务等多种功能的龙头企业作为带动生猪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升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力。一是抓机遇,组建龙头企业。1994年,我们抓住北京生猪基地外移的机遇,与北京市二商局共同投资1400万元建立年出栏5万头商品猪的大型股份制养猪场------京安规模猪场。后又投资2100万元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使商品猪年出栏增加到10万头规模。京安规模猪场建成后,有效地带动了全县养猪业的发展,全县迅速涌现出了一批万头、千头、百头规模猪场。二是拓规模,组建产业集团。为了把全县生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1997年,我们以京安规模猪场为核心企业,吸收6个万头猪场、15个千头猪场,100多个百头猪场组建了京安畜产集团。1998年又先后投资600万元和2700万元建设了三期和四期工程,分别建成了年产祖代种猪1400头、父母代种猪8000头的大型种猪场和中比合资斯格种猪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京安集团由一个自繁自养的规模养猪场发展成为集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高科技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瘦肉型猪产销集团。相继被省政府命名为“优秀龙型企业”,被北京市列入“菜篮子”工程,被原国内贸易部确定为“生猪活体储备基地”,2000年又被国家八部委联合评选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百强”。三是搞联合,组建上市公司。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1999年底,京安集团与衡水老白干集团和河北农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了“河北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方准备,裕丰公司4000万A股股票于2002年10月29日在亚洲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公司的成功上市,填补了衡水市空白,标志着公司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这对我县瘦肉型猪龙型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进一步示范和推动作用。继京安集团之后,我们又与京津等 地协作,先后建成了京武、京隆、养殖开发中心等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形成了县有大龙头、乡有小龙头的发展格局,有效地辐射和带动了全县养猪业的发展。
  2、抓科技,提高品种质量。
  我们始终把依靠科技提高生猪品质作为促进养猪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措施来抓,确保生猪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一是坚持以优取胜,狠抓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依托京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良种优势,全部淘汰了原来的二元杂交猪,代之以国内最先进的三元杂交猪,逐步建起了比较完备的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了以京安集团为龙头,以各规模养殖场为二元扩繁基地,以斯格、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市场前景好的品种为发展方向的良繁体系框架。特别是1998年,我们投资2700万元与比利时斯格遗传技术公司组建了河北斯格种猪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第七个、亚洲唯一的斯格核心群种猪场, 并发展成为全国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瘦肉型猪良种繁育中心。现已繁育曾祖代种猪2000多头,祖代种猪1万多头,启动了父母代种猪生产,已达2万头规模,该品种已在全县乃至全市扩繁推广,并且辐射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三年内可全部更新村、户生猪养殖品种,使全县商品猪优质率达到100%,全部实现斯格化。二是建立国内权威的瘦肉型猪研究机构。在河北斯格种猪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从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河北农大等国内科研院校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了以吕志强、李红岩等4名国家级研究员为骨干的瘦肉型猪研究机构。先后研究出了“猪群整顿和核心群的培育”、“种猪引进和扩群”、“提高仔猪成活率”等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关注。另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入世”需求,我们又于今年8月9日至11日组织了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北京种猪生产者联合会主办,京安集团、中国种猪信息网承办的全国养猪企业家高级论坛会??安平峰会。全国各地专家共150多人出席了会议,就当前养猪生产流行性病、规模化养猪场疫病净化与防治及信息技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生猪养殖科技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种猪性能测定,确保种猪质量。投资350万元新建了种猪测定中心,引进了种猪性能测定的先进仪器设备,对整个测定过程实行微机化管理,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BLUP方法进行育种评估,使最佳基因行到有效利用,提高了种猪质量,为高品质商品猪的生产提供了保障。四是推广生猪标准化生产。对生猪的品种、营养、环境、管理等进行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农业行业NY5027、5030等标准组织生猪生产,由龙头企业对养殖户实行统一供应种猪、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灭病,确保了无公害安全生产,有效保证了生猪品质。多次成功完成“两会”的特供任务和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特供任务,也是中共十六大的生猪特供基地。五是大力进行优种猪配套技术的研究推广。我们采取县校结合的办法,与河北农大共同承担了“良种猪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县”这一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借助河北农大的技术力量,充分利用京安集团的人员、场地、良种及配套技术等优势条件,以县畜牧服务中心为核心,在全县大力推广普及科学饲养管理知识。并在县电视台“金钥匙”专栏举办专题讲座5次,累计发放科普资料5万份,举办专题培训班20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通过良种猪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县项目的应用,改良了生猪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每头商品猪平均增收达200多元。
  3、抓机制,壮大产业规模。
  为了实现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的有效链接,我们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民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优惠互利,联手发展。一是建立分场。以京安集团为首的几家重点龙头企业直接投入原种猪帮助建立分场,对分场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种猪、饲料实行记帐式管理,并负责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和商品猪销售,分场财务独立核算,利润与总场分成。目前,仅京安集团就建成分场6个,促进了全县瘦肉型猪生产向着优种化、工厂化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二是签定合同。为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业,在建立分场的基础上,我们又采取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产销一体化合同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向养殖户提供种猪、饲料和防疫灭病技术,养殖户负责仔猪繁殖、育肥,育成后龙头企业按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建立起以销售为纽带的利益联合体。有效地推动了村户生猪品种的更新与商品猪的销售。目前,全县已有徘徊、后铺、徐町、赵院、北油子等36个村与京安集团、京武猪场等龙头企业签订了产销一体化合同,辐射带动6000多家农户发展瘦肉型猪生产。三是实行寄养。在全县生猪产业的过程中,很多农民参与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很高,但苦于没有资金,不能购买种猪从事养殖。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采取了实行分户寄养的办法,即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猪场负责提供种猪和仔猪,实行分户寄养,育成后猪场负责回收,给寄养户一定报酬,建立起了松散联合体,从而带动农民从事生猪养殖业。目前,全县已有500多个养殖户与京安、京武等猪场建立了寄养关系,有力地推动了优种猪的普及与推广。四是成立协会。为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县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了生猪生产专业协会;在乡镇以基础母猪繁育场和养猪大户为依托,建立了专业分会。协会负责推广“三供、一保、五到家”服务,即供仔猪、供饲料、供技术,保销售,送仔猪到家、送饲料到家、送技术到家、信息服务到家、产品回收到家,为优种猪推广架桥铺路,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全方位服务。
  4、抓服务,创造宽松环境。
  我们把实施生猪富民工程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县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吸收农业、贸易、畜牧、科技、土地、电力、环保、粮食、金融等部门为成员的生猪产业化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生猪产业化办公室。同时,实行领导包扶责任制。五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每人联系一个规模猪场或养殖大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生猪产业化进程。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县建立了生猪产业化专项基金。同时,农行、信用社每年拿出一定规模的低息贷款,优先扶持优质瘦肉规模猪场和养殖大户。去年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加快生猪富民工程的十条规定》。凡是从县内龙头企业新购进优质种猪的农户每头补助100元;京安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向农户出售种猪时,每头暂少收200元,交售商品猪时扣回,并通过签订协议,对全县商品猪实行包销;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到生猪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收费、罚款;对运送生猪的车辆不准查、扣、罚;为养殖户免费举办养猪技术培训,常年进行巡回技术指导等。这些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养猪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养猪业的整体规模,增强了发展后劲。三是宽松环境。各乡镇、各部门把支持服务全县瘦肉型猪发展作为已任,放宽思路,优化环境,强力扶持。如土地部门积极为生猪生产解决占地;电力部门为生猪生产提供农业用电,并优先安排电力供应;粮食部门本着方便农户的原则,接受委托,积极收购储存饲料粮;信用联合社为养殖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各执法执纪部门也对全县生猪生产大开绿灯。为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了生猪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6]

旅游资源

圣姑庙

  位于河北省闻名全国的中国丝网之乡衡水市安平县,其庙宇位于安平‘闫会沃’村西。安平古称博陵,位于冀中平原腹地,取“众官民安居乐业,且地势平坦”之意,得名安平。安平自汉高祖置县,至今已历悠悠两千年,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中心,交通便利。
   圣姑庙相传是汉光武帝刘秀降旨修建的。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在原庙东侧筑高台重建,明、清两代多次扩建而成。据史料记载,“燕赵齐鲁之民,虽千百里之远,致香火者如织”。圣姑庙毁于1945年5月抗日战火之中,现仅存高大的台基,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姑庙由牌楼、碑亭、蹬道、门屋、工字殿、寝宫殿、观稼亭6个主体建筑组成,布置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钟鼓楼和配殿左右对称,为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寺庙布局。
  据1935年营造学社调查,牌坊重建于1932年,位于庙南25米的方形台基上,面南而建,为三间四柱歇山顶琉璃牌坊。四柱为方柱,金柱粗290,次间柱粗230,南北都设有圆戗柱。四个夹杆石上有精美的浮雕和兽首。牌坊设11踩斗拱,施彩绘。瓦黄琉璃瓦,安正吻、垂吻,正脊中设塔刹,垂脊安仙人、走兽。牌坊正中横匾刻五个大字“孝感圣姑庙”。穿过牌坊,沿着石甬路向北5米就是碑亭,与牌坊同位于一个台基上。碑亭为青砖青瓦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正脊设瓦片拼成的花脊。碑亭内东西各有四座石碑,石碑高大雕刻精细,石碑上帽雕有盘龙云海,龙体透花栩栩如生,立体感极强。石碑两边雕有八仙,人物凸出碑面生动活泼。碑亭外东西还各有一个白色巨大的石碑,因为年代久远,碑面凸凹不平已看不清字迹。走过碑亭,迎面就是高大宏伟的圣姑庙台。台宽23米,长68米,高5.3米。台阶向外凸出近10米,由条石砌成,两边垂带上设条石女儿墙。登上30级台阶是圣姑庙的门屋。门屋仅一间,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门屋南,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配房,面阔进深均为一间,占地面积仅有4.6平方米,屋面为卷棚硬山布瓦顶,内供土地、蚤王。过门屋,是钟楼和鼓楼,与门屋平齐,而且大小也完全一致,面阔2.9米,进深2.8米。钟鼓楼外观是二层,一层面北开门,一、二层层间设砖檐出挑,二层四面设砖券窗采光。屋面为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正脊中间设宝顶。但由于钟鼓楼开间很小,楼内不可能设楼梯,所以楼内仅为一层。钟鼓楼北面东西两侧设配殿,面阔3间,进深1间,也是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庙门正北是高高的天灯杆,后面有一个2.6米长的香池,上庙的人多时,香客进不了庙殿,就把香投入池里。再北为正殿,殿的平面,系于前后二殿之间,以柱廊连接,成为工字形。前后殿都是面阔三间,进深显三间,上覆单檐歇山顶,面积外观完全相同。柱廊平面正方形,进深显二间,即 今日俗称的穿堂。工字殿所有阑额、普拍枋及昂嘴形状,都和定兴县慈云阁一致。唯昂系假昂,后部秤杆乃撑头木所延长。上部梁架,因为平面采取工字形的关系,结构比较复杂。梁架有两点特征。一、梁架富于变化。二、尽量利用天然木材不加斫削。关于后者,如稍间的顺爬梁,外端置于外檐斗拱上面,比内侧置于四椽栿上者,约低半米,乃选用天然弯曲的木料,以当其任。工字殿外东西两侧在庙台上设有磴道,可以下到庙外。工字殿北是寝宫殿和观稼亭。寝宫殿面阔三间,进深3间,后出廊,为卷棚布瓦顶。东西山墙上有腰墙和腰门把前后院隔开。观稼亭面阔三间,进深2间,前出廊,为卷棚布瓦顶。

安平壁画墓

   1971年,在安平县逯家庄发掘了一座东汉多室墓。在后室顶部有白粉书写的“憔熹平五年(176年)”隶书题记,为该墓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中室及其南耳室和前室南耳室内,均发现彩绘壁画,室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
  中室四壁绘的室墓主人“出行图”,上下共四层,每层均有大量车、骑及伍佰(武官)、辟车(文官)之类的导从,和一辆主车。最下一层主车的乘者室墓主人,后面室辎?蕹?,乘者室墓主人的妻子。
  中室南耳室墓门旁绘守门卒;南壁绘墓主人坐在帐中,帐后有二侍女拿着香熏,帐左侧有二近侍;东壁绘二吏持芴,躬身而立;北壁绘一建筑图,房屋栉比,层层进深,后部有座高耸的望楼,其上有伺风鸟、测风旗和报警鼓。
  前室南耳室会有守门卒、侍卫及一些内橼的官吏。
  壁画内容丰富,场面很大,仅“出行图”就绘有车马60多辆。壁画线条简练流畅,颜色鲜艳。这些壁画侍研究东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车马制度、建筑等的宝贵资料。
  此外,在前室的北耳室、中室北耳室、后中室及北耳室、后室、北后室的顶部,都写着《孝经》、《论语》、《急救篇》上的一些句子,书体为汉隶,笔画秀雅而刚健,工整而不77滞板。这些发现,对研究《论语》等古文献和汉字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从壁画和文字等材料分析,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东汉安平国的最高统治者。

历代名人

  圣姑(郝女君),战国时期,安平阎会涡村人,现存其庙宇。
  崔篆(?——?),西汉安平人。王莽时建新大尹,临终作《慰志赋》。
  崔駰(?——92年),东汉文学家,安平人,崔篆之孙,著述颇丰。
  崔瑗(77——142年),东汉书法家,安平人,字子玉,崔駰次子,著《崔瑗集》五卷。
  崔寔(?——170年),字子真,东汉政论家,安平人,著述颇丰。
  崔烈(?——192年),东汉安平人,崔寔堂兄,官至司徒。
  崔洪(?——291年),字伯良,西晋安平人,官至司农、吏部尚书。
  崔州平,名及生卒不详,字州平,东汉隐士,博陵安平(河北安平)人,与诸葛亮、徐庶、庞统、石广元、孟公威等名士交厚。
  张载(?——?),字孟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田园诗人,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书侍郎。著有《剑阁铭》、《榷论》、《濠汜赋》等。与其弟张协、张亢俱以文学、辞赋著名,史称“三张”。
  张协(?——?),字景阳,西晋文学家,诗人,擅长五言诗,与其兄张载齐名,官至中书侍郎,河间内史等。
  张亢(?——?),字季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诗人,著述颇丰。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史学家,博陵安平人。官拜散骑侍郎,授内史。修《齐史》未果而终,其子李百药完成。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安平人,唐史学家、诗人。官拜吏部尚书,续修《北齐书》(齐史)。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唐代诗人,代表作《题都城南庄》。
  崔莺莺,唐崔相国之女,《西厢记》主人公。
  张益(1369——1410),字克谦,安平人,明洪武二十九年入太学。官至监军,永乐帝赐尚书衔。
  张凤(1396——1461),张益之子,安平人,宣德二年进士。为官清廉,官至户部、兵部尚书。
  门洞开(生卒不详),字启明,安平义门村人,明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四十四年进士。历任山东文登知县,国子监博士、工部虞衡司主事。以弹劾魏忠贤著称于世,著有《依隐园集》。
  刘明寿(1912——1939),又名大庆,安平黄城村人,中共党员,烈士,历任安平角邱区区长、清苑县抗日大队队长、县长等职。与日寇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安贵普(1914——1940),安平宅后寺村人,中共党员,烈士,历任深北特委书记,安平县委书记、河北游击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冀中第四军分区司令部政治处主任。为开辟清苑、蠡县、博野抗日根地,协助吕正操等八路军领导收编徐二黑、张八、何经武等地方民团武装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与日寇激战中,英勇捐躯,年仅26岁。
  宋永安(1883——1940),安平徐疃村人,烈士,中共党员。早年加入人民抗日救国会,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历任安平军用代办所所长,县长等职务。参加了卢沟桥抗战,受我党委托与李锡九争取孙殿英部、段海洲部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壮大了冀中抗日武装力量。在八路军领导的反围剿破路战斗后被俘,宋永安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在看守所自缢殉节。终年57岁。
  李子逊(1905——1942),安平任庄村人,中共党员,烈士,参加“五卅运动”,组建保定学生非常委员会。发展壮大了我党在蠡县、高阳的抗日组织。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并任教员,42年在河北饶阳反日寇大扫荡突围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徐老山(?——?),安平香管村人,民族实业家,安平丝网工业主要奠基人。
  王东沧(1911——1944),河北安平前子文村人,中共党员,抗日英雄,民族烈士,抗日电视连续剧《滹沱河风云》主人公。历任四区抗日游击队队长,安平县抗日大队队长,七分区独立营副营长等职务。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王东沧率领县游击队员巧取日寇在角邱村的炮楼,在刘兴庄创造了一日三捷的战例,在李村邢庄一带连续伏击敌人,共歼灭日伪军四十多名,击毙了骄横狂妄的日寇小队长小森、武田。之后,又在蔺岗、宋岗战役中,击毙了三县剿共总司令郑国志,有攻克了王六市岗楼,火烧了大同新、南寨炮楼,继而又取得东毛庄、邢庄、侯疃、油子等处的胜利。配合八路军正规部队转战于冀中平原,沉重打击了日寇有生力量。1944年2月10日,王东沧带领县大队的一个小分队夜宿任家庄,因汉奸告密,日军纠集了驻安平等五处的日伪军,以20倍的兵力向王东沧小分队疯狂进攻,王东沧部突围未果,便迅速抢占了小张庄高房屋据守,从上午一直激战到天黑,共击毙日伪军七八十人。天黑后,王东沧队长和指导员辛志斌分两路突围,途中王东沧队长壮烈牺牲,年仅33岁。(
  王玉坤(1913-1984),全国劳动模范。安平县南王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秋,王玉坤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次年春,整社干部按照部分富裕中农意见将大社划为小社。王玉坤、王小其、王小庞3户贫农和另3户中农划为一个社,王玉坤任社长。时间不久,那些富裕中农又闹退社。王玉坤经再三劝解仍不起作用,遂召集小其、小庞开会,对他俩说:“党告诉我,要大家富裕,自己富裕,就坚决领导农民办社。我听党的话,一定要办下去,你们呢?”小其、小庞也都表示愿意办下去。于是,王玉坤在3户中农退社后,仍然同小其、小庞两户贫农继续走办社之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得知王玉坤等3户贫农坚持办社的事迹后,给予极高的评价,誉之为“英雄人合作社”、“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 1956年1月,王玉坤当选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于2月7日晚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同年11月,王玉坤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获中共中央颁发的金质奖章。此后,历任安平县南王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高级社社长、南王庄公社副社长、安平县革委副主任、中共安平县委副书记等职,并先后当选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九、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根生(1923——2008),河北安平人,中共党员,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早年投入抗日救亡,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历任安平县大队政委,安平、永清县委书记,广东、吉林省委书记、省长,农业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
  佟志广,生于1933年,河北安平人,中共党员,知名学者,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历任国家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复关”首席谈判代表,中美贸易谈判团团长等重要职务。现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佟教授擅英文、精文史、诗词、书法,喜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及音乐、京剧、绘画等。译著《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书。
  佟 英
  男,1924年8月生,河北省安平县人。湖南省委统战部原部长。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区安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副主任,藁无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冀中区第七分区抗联会青年部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湖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湖南海外联谊会会长等。1995年离休,现为省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抗战时期组织青年群众参军参战,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在担负中央团校领导期间,为培养团的骨干和革命建设人才,培训团县委书记以上干部1200多人,少数民族团干部400多人,还举办了各种短训班。在各方面支持下,建起了当时湘江最大的“湘潭大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湖南医学院数百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师生平了反,其中正副教授五十多名。推动了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开展。做统战工作头几年间,大家一道,为全省二十万多名统战家庭对落实了政策,在此基础上,展开各面工作,巩固和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为振兴经济和统一祖国服务。
  乔修业 男,1934年1月生,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为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文史馆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高级荣誉顾问、中原书画院、温州墨池画院名誉院长,《世界名人录》特约顾问编委等职。曾先后从师张大千的弟子刘君礼教授、著名书画家严六符、刘止庸研习山水画。
  李银桥(1927——2009),河北安平河疃村人,中共党员,历任毛泽东主席卫士长、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北京市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副局长等重要职务,与其夫人韩桂馨女士合著《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等书。
   .赵本立
  河北省安平县人,85岁,黄埔军校第十八期骑科高材生,国民党中将,曾任台湾“国防部”教育部长、越南战争国民党军援团参谋长。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中共党员,安平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荷花淀”派创始人。早年投入抗日救亡,历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晋察冀日报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艺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等职务。代表作有《荷花淀》、《荷花荡》、《风云初记》等,有《孙犁全集》存世。
  弓仲韬
  建立我党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3年8月诞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台城村。落成一年的“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已接待参观者2000人次。台城村坐落在安平县西部。8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在这里诞生,创始人为弓仲韬。
  张进良(1921——1974),安平两洼村人,实业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上海永茂染织厂创建人。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届委员,上海徐汇区政协副主席、上海徐汇区副区长等职。
  张广林(1923——1991),安平张营村人,实业家,安平丝网工业奠基人之一。早年投入抗日救亡,于1950年与张连仲等多位实业救国者,发起组建国营安平拔丝厂,并长期任厂长。为安平丝网工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 孟旭
  原名张志良,1909年10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马店乡赵院村的一个中农家庭。
  1925年,张孟旭少怀壮志,考上了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时,接触到该校教员、中共地下党员张伯生,在他的影响下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张孟旭任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组织学生反对国民党统治,在散发传单中被国民党特务抓住,1936年出狱。
  1937年,张孟旭在家乡附近组织起抗日武装。同年9月,张孟旭任中共安平县委组织委员,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月至1942年5月,张孟旭转战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深县县长、冀中行政公署民政科长等职。1943年,张孟旭被分配到平北,任平北地分委委员、平西专员公署平北办事处主任,与平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日军“蚕食”斗争。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张孟旭接到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命令,任命他为张家口市市长。收复张家口后,张孟旭在开展治理城市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解放后,张孟旭先后担任过湖南省副省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5年在北京逝世。
  赵京战,笔名苇可,河北安平县马店乡赵院村人,1966年入伍,空军功勋飞行员,副师职,大校军衔(已退休)。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主要著作有诗集《苇可诗选》、《苇航集》。
  李树喜,45年生,安平人,中共党员,作家、诗人,《中华诗词》编委,代表作有《李树喜诗词三百首》等多部。

城市建设

  根据《安平县县城总体规划》,以县城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突破口,以“建设新工程,整治主干道、美化全县城”为重点,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进行了城市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日益优化,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0年围绕“奋战三年,把县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省级文明卫生城”的总目标和“城市建设管理年”这一中心,重点实施了“3136”工程,即全面整治为民街、中心路、西环路三条主要街道,建设一个中心文化广场,实施排水渠清淤、红旗街贯通、环境卫生整治三项工程;建设六个专业市场,即服装鞋帽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建材市场、蔬菜水果小商品批零市场、农机经销市场。全年共计完成拆迁面积5597.56平米,新铺道路20600平米,整修便道7180平米,疏通下水道9160米,道路喷油罩面89800平米,排水渠清淤3740米,全社会完成城建投资5600万元。
  2001年,在“3136”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了“3336”工程,即以绿化 、美化、亮化为重点,全面提升为民街、中心路、西环路三条主要街道的品位,以硬化、净化、整齐化为重点,综合整新盈街、红旗街、网都街三条主干道,以完善功能,拓展街道为重点,完成县城排水工程、东马路北段延伸工程、陵园街东西两段延伸工程三项重点工程,继续完善规范建设建材市场、粮油批发市场、农机经销市场、谋划筹建丝网工业园区。全年共修补路面3760平方米,整修便道88000平方米,喷油罩面119800平方米,路面硬化23800平米,增加绿地3100平方米,全社会城建投资6200万元。
  2002年,在完善“3336”工程的基础上,又实施了“3210”工程。即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重点,完成三项新工程。以绿化、美化、净化县城环境,建设优美、洁净、文明的现代化小城市为重点,完成县城卫生综合整治及单位庭院绿化两项工程,以抓好县城配套设施建设,塑造安平形象为重点,完成十项市政重点工程。一年来,对县城为民街、中心路、红旗街等主干道的树木、花卉进行补植,新种植黄杨、女贞、法桐、青桐等树种2.3万株,特别是对中心路中段的样板街的种植模式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种植。通过绿化建设,全县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1平方米,绿地率达2.4%。同时,下大力狠抓了县城的亮化工程。投资93万元对中心路、为民街、西环路等街道的路灯全部进行了维修、更换,并新添置了过街彩虹桥、霓虹灯、绕杆彩灯以及各种大型景观灯,对临街各单位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安装了色彩艳丽、新颖别致的闪烁霓虹灯、射灯、建筑轮廓灯等种种灯饰,为县城的夜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远景

  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安平县城已初步构成了一个现代化城市框架。城区内楼房林立,各街道布局合理,干净整洁,一点一景均展示着安平的新形象。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92万平方米,城区有八街十路,道路长度82公里,道路面积101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6.8公顷,绿化覆盖率为16.3%。[7]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